思但得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医疗 标准 探讨
查看: 76|回复: 0

医疗器械验证主计划(VMP)

[复制链接]

5684

主题

5687

帖子

2万

积分

探花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20278
发表于 2025-10-26 17:05:0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来源:微信公众号“产品设计Medical”,2025.10.24
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3MpZJeaOkZGAD3qHH4AObw


看到“验证主计划”这个词,对于刚踏入医疗器械行业的人员来说可能比较陌生,但对于从事过药品行业的打工人来说这个概念就很亲切,我们不得不提一下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》(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of Medical Products,GMP)。注:验证主计划或者验证总计划,我的理解他们两个是一个意思,应该是翻译的问题,因国内GMP法规来源于国外,Validation Master Plan翻译成验证主计划或者验证总计划都可以,以下使用验证总计划或者验证主计划均指Validation Master Plan。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》(GMP)第七章的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:企业应当制定验证总计划,以文件形式说明确认与验证工作的关键信息。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:验证总计划或其他相关文件中应当作出规定,确保厂房、设施、设备、检验仪器、生产工艺、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等能够保持持续稳定。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(2010年修订)确认与验证附录》另外2015年发布了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(2010年修订)确认与验证附录》,专门为验证总计划开了一章——第三章 验证总计划,并且在第四条中说明了验证总计划包含的信息:(一)确认与验证的基本原则;(二)确认与验证活动的组织机构及职责;(三)待确认或验证项目的概述;(四)确认或验证方案、报告的基本要求; (五)总体计划和日程安排;(六)在确认与验证中偏差处理和变更控制的管理;(七)保持持续验证状态的策略,包括必要的再确认和再验证;(八)所引用的文件、文献。《GMP指南2023版》在2023年版GMP指南里面,对于验证总计划也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。验证总计划的目的是总结企业确认和验证的整体策划、目的和方法,作用是确定确认和验证的策略、职责以及整体的时间框架。A. 一般要求应对所有的厂房,设施,设备,计算机化系统,与生产、检验、储存相关的规程和方法是否需要确认或验证进行评估:>确认:厂房、设施、设备等;
验证:生产工艺、分析方法、清洁程序、计算机化系统及运输条件等。
● 应能反映上述确认和验证活动的状态。
●应定期回顾。
●应及时更新。
B. 主要内容
验证总计划应是一个简洁清晰的概况性文件,其他文件(如公司政策文件、
SOP、验证方案、报告等)中已经存在的内容只需在验证总计划中列出参考文件编号即可,不必重复内容。通常验证总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:
1.概述
● 公司的确认和验证方针,对于验证总计划所包含的操作的一般性描述,位置和
时间安排(包括优先级别)等;
●所生产和检测的产品。
2.各部门的职责和组织结构
●负责下列工作的部门或人员
>验证总计划;
>起草确认和验证方案、报告;
>确认和验证的实施;
>批准确认和验证文件。
3.所有厂房、设施、设备、仪器等的清单以及确认的需求
●应包含所有厂房、设施、设备、检验仪器等,以及对它们是否需确认的评估结论;
●确认的状态;
● 下一次再评估或周期性再确认的日期(计划)。
4.所有工艺过程、分析方法和清洁程序的清单以及验证的需求
●应包含所有生产工艺、分析方法、清洁/消毒/灭菌程序、其他过程(如运
输),以及对其是否需验证的评估结论;
●验证的状态;
●下一次再评估或周期性再验证的日期(计划)。
5.所有计算机化系统的清单以及验证的需求
● 应包括所有计算机化系统,以及对其是否需验证的评估结论;
● 验证的状态;
● 下一次再评估或周期性再验证的日期(计划)。
6.确认和验证文件的格式
对确认和验证的方案及报告的格式进行规定。
7.计划
● 制定上述确认和验证活动的计划,包括时间安排等。
8.偏差处理和变更控制
● 确认与验证过程发生的偏差及处理情况;
● 确认与验证过程发生的变更控制流程。
除上述的验证总计划外,企业还可以根据需要建立针对项目或针对特定产品的验证总计划。
以上我们追溯了验证主计划的来源,对于医疗器械企业来说,主要遵循《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》,虽然里面没有提到验证主计划,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使用VMP,可能有以下几个因素导致:
① 药品行业打工人转行至医疗器械,推行VMP;
② 医疗器械现场审核时候,审核老师有药品审核经历,可能会提出VMP,也是为了方便审核;
③ 学习并推行正向的管理经验,VMP对于验证的管理更直观,构建清晰的质量路线图,避免遗漏,同时也可以确立职责,成为跨部门沟通的共同语言和基准,极大地提高协作效率。
另外,建立VMP在风险管理层面也能很好的控制风险:
前瞻性风险管理
VMP的制定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性的风险识别过程。通过确定“待验证项目”,企业实际上是在识别所有对产品质量有潜在影响的关键点,并提前采取措施(验证)来控制和降低这些风险。保障患者/用户安全与产品质量这是所有好处的最终落脚点。通过全面且严谨的验证,企业能够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质量标准的产品,从根本上保障了患者(医疗器械用户)的安全和有效,履行了企业的首要社会责任。它让企业的验证活动从 “被动应付” (出了问题再补救)和 “零散混乱” (项目驱动,缺乏统筹),转变为 “主动规划” 和 “系统有序”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鲁公网安备 37011202000920号|思但得医疗 ( 鲁ICP备19047372号 )

GMT+8, 2025-11-20 20:33 , Processed in 0.054258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